2014年9月24日下午,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田慧生主任專程來到建華實驗學校視察指導。在李金初校長的陪同下,田主任參觀、考察了我校中小學教學實踐活動,聽取了校主要領導和教師代表的工作、教學成果彙報,并為全體教師做了一場生動的報告。在報告中,田主任着重談了自己對于“人生中心教育”的認識和體會,盛贊李金初校長“開創性”的辦學理念和實踐在全國中小學“獨此一家”,“人生中心教育”的深刻思想與開創精神,讓他不虛此行,并祝賀李校長又打造了一所“内涵豐富、思想深刻、教改前沿”的學校。
田主任在報告中明确指出:
“人生中心教育”的體系化成果是當代教育理論的一項重大創新成果。從教育視野、從人的綜合素養的培養,聚焦“自創性”的理念非常獨到。“自創性”的培養是當前教育最核心的使命,符合教育實踐需求,是對教育本質的回歸。“人生中心教育理論”是對新時期教育價值、教育使命探讨的“宣言書”,是一個有說服力的答案。同時,《人生中心教育理論》本身就是“自創性”成果,是教育理論創新的成果,極大地補充豐富了“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理論。
曆時四年探索,建華實驗學校已基本形成了以“人生中心教育”為指導思想的辦學特色。“人生中心教育”的課程體系已初步建成,從理論到實踐的探究意義重大,而課程體系的建構在建華實驗學校的改革發展中還要長久地保持下去。
“人生中心教育”的系列成果意義重大,不僅有利于建華實驗學校可持續性發展,辦學之路更加穩健,而且符合中國國情,在理論體系發展完善之後,可以在更大範圍内傳播推廣,讓更多學校和更多孩子受益。
首先,“人生中心教育”是當前全面深化課程改革的一種重要實現形式,基本涵蓋了所有最基本的要求。例如,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面,“人生中心教育”已經提出三大核心要素:優秀人格,成功能力,幸福心境,以及具體的28個核心素養等,這都為國家課程頂級設計提供了重要依據。“李校長幾年前做的工作,正是國家當前加大力度在做的,為我們先行探好了路子。”
其次,“人生中心教育”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體系化建設。素質教育改革多年來成效不顯著,就是缺少有效的落地的理論和實踐的體系模式,這方面建華實驗學校做的很多工作,與素質教育的要求“高度一緻”,是有效的實踐模型和操作體系。
第三,“人生中心教育”課程體系的建構,為國家課程體系的深度改造和學科體系的完善更新提供了新視角。田主任坦言,讀過李校長的著作深受啟發。通過培養學生的自創性、優秀人格、成功能力、幸福心境等來思考學生學什麼,為課程體系的确立提供了多一重維度、多一種依據。“人生中心教育”回歸到教育的原點——成功的能力,學習的能力。以“自創性”為核心的全新的教育理論體系,為下一步國家課程體系建構和學科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新依據。
第四,“人生中心教育”是值得期望的面向未來的新的育人模式。當前教育的短闆就是育人模式創新。田主任指出,自己一直以來所思考的教育的核心價值在于“為人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礎”,與“人生中心教育”提出的“為人生奠基”不謀而合。李校長的理論給出了更為完整的定義與操作體系,使這一思考真正落地,“這是一種有推廣價值的模式,要以建華為基地,帶動其他學校一起走。”
報告中,田主任還提到了當前全面深化課程改革進入到内涵發展階段、迫近核心地帶應重點關注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就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兩個基本點”就是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課程改革主要是由第一階段開足開齊課程轉向第二階段課程深度整合。課堂教學改革主要是“教與學”關系的改變。田主任特别指出建華的“四大空間課程”和幼兒園的“戲劇課”都讓他印象深刻。
報告會最後,田主任以問答形式,就“課程整合”等問題與教師們親切交流。在一個小時的報告中,田主任毫不吝惜贊美之詞,多次用到“高度贊同”來表達對李金初校長“人生中心教育”的贊賞與認同;也多次表示要在“更大範圍内傳播推廣,帶動更多學校一起進步,讓更多孩子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