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9日,第四學業部初三年級67名學生到北京科技館參加課程學習。
本次的學習形式與以往不同。以前參觀博物館多以遊學的形式進行,學生進入科技館後,就在館裡漫無目的、走馬觀花的參觀,學生實際的收獲少,效率低。
現在的科技館參觀學習,成為學校的一門課程。每次參觀課程,主要針對一個小專題展開。例如本次初三年級集體參觀科技館隻參觀有關物理電學的部分展品實驗。整個課程設計分為幾部分:
1、提前備課:物理老師邵軍提前參加了由北京市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在中國科技館舉辦北京市物理教師如何指導學生參觀中國科技館的培訓,老師在講解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中國科技館每一個展品,親自操作體驗,然後跟同伴交流。回到學校後,物理老師集體備課,列出學生到中國科技館上課的任務表。例如“電學部分”的手蓄電池、旋轉的金蛋、收縮的螺線管、電磁感應擺等近20個具體的展品。
2、課前作業:老師給學生布置任務單,要求每個學生都提前網上查閱任務單中的相關操作。
3、實地學習:到達科技館後,學生要親自操作體驗任務中的展品,記住實驗的名稱、原理、操作方法、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等等。
4、教師講解。項目指導教師在前期去博物館學習以後,在帶領學生參觀的時候要及時給予學生對展品實驗的講解和指導。